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风采 > 法官随笔
常怀敬畏 憧憬明天
写在清明节前夕
作者:黄怡康  发布时间:2018-04-17 10:36:56 打印 字号: | |
  拆桐花烂,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伴随着桃红柳绿、落花缤纷,清明节就这样悄然而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最常见的活动即是扫墓祭祖和踏青。人们在清明节有上坟扫墓祭祖的旧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坟前上香跪拜,祷祝健康平安,燃纸钱红烛,或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清明节期间,不仅有家庭成员祭拜亲人的小型扫墓,在全国各地也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深情怀念与崇高敬意,让清明这个节日多了一层厚重的家国情怀。

  清明节亦有踏青的新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一派生机勃勃、莺歌燕舞、春花烂漫的景象,与亲友一起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滋润,释放工作压力,感念春天新气象。

  突然忆起《寻梦环游记》中的台词:当你被生者遗忘,便是再一次死亡。无论在小我亲情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感恩,还是大我情怀里对牺牲先烈的缅怀与铭记,不只是在清明这样一个节日,在平素生活中我们也应怀着一份对先人的敬畏之心,珍惜当下,憧憬明天!
来源:醴陵市法院
责任编辑:周子熙
友情链接

中国法院网   人民法院报   中国长安网   红网   湖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