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调研“打车难”这一课题,并嘱咐有关部门择善而从之。这是习总书记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发现问题,在群众中问计于民,到群众中为人民服务,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如何顺利渡过这些危机和考验,这是我们全党同志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难题。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只有这样再增强自身的司法本领,使“自身功夫硬”,才能在我们党顺利渡过考验,成功化解危机的工作提供司法保障。
的确,近年来在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下,有些人经不起考验沦为利益的奴隶;有些人为了权势放弃了信仰与追求,疲于奔命;有些人为了人情关系,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这样一旦利益的诱惑侵蚀了司法人员的理想信念,一旦膨胀的利欲污染了清正廉明的政治本色,一旦特权思想、特权意识、特权行为损坏了社会公平,党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将会被割断;坚如磐石的执政基础将会被动摇;建设法治社会源源动力将会被阻隔。类似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也将不断出现。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英雄式的人物故事都是相似的。无论东方的《西游记》,还是西方的《奥德赛》,在通往成功行将成名的道路上都要经过九九八十一的磨难。而司法审判就是一个成就英雄的行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天降大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成功之时,我们在司法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将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练就能辨真伪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为民司法;练就能听沉浮之声的“顺风耳”积极的为大局服务;练就能抓大小的“实干功夫”脚踏实地提高司法绩效,实干兴邦。
练就能辨真伪之象的“火眼金睛”。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案件之多,法官也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一个好的法官,不但需要最大的良知和智识,也需要凭着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练就一双辨别真假、去伪存真的眼睛。如今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在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与此同时也给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许多传统犯罪开始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等改头换面,如网络诽谤等新型犯罪案件大量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而且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迫切要求刑事司法系统作出积极的反应和有效的应对。因此,法官一定要以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为先导,以审判工作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而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理念。要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裁判经验,熟悉实体法和程序法;具有分析案件的能力和方法,凭着良好的法律意识,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疑难案件;具备娴熟的驾驭庭审的能力,做到游刃有余;具备丰富的处理实体和程序问题的经验,能正确运用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据案件事实决定其法律后果,最大限度地兼顾合法、合情、合理,追求情、理、法相统一的办案效果。
练就能听沉浮之声的“顺风耳”。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今天的中国能听到各种声音,两会会场中代表、委员纵论国是,报纸杂志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讨,新闻评论等这些都是浮起来的声音,它们一直是专家、学者、名人等少数精英阶层占主导地位。而沉没的声音多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长期以来弱势群体不仅声音沉没而且面临工作、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诉求。浮起来的声音固然很精辟、独到、全面,但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无论社会思潮如何多元,只有在众声喧哗中倾听各方面的真实祈求,才能在百家争鸣中凝聚执政兴国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到群中去倾听这些沉没之音,虽然社会群众的声音或许泥沙俱下,但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倾听到那些沉没的声音。意见、诉求的表达未必都有道理,但只有畅通渠道,完全可以兼收并蓄。只有才能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与支持,通过认真听取群众对法院及法官的建议和需求,并把听取来的好建议用在执行工作的改进上,才能满足辖区群众的多种需求。例如,炎陵法院从今年3月起开展了“政法干警进万家”等活动,及时妥善审理了一批“涉农”、“涉工”等民生案件,使法院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
练就能抓内外之事的“实干功夫”。司法工作者不但要善于抓“份内之事”,更要善于抓“份外之事”。做好基层工作要学会拍群众的“马屁”,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要单单去找书本、查网络,要第一时间到基层寻求答案,切实做到便民措施从小事做起,利民作风从细节抓起,亲民形象从琐事树起,为民司法从服务做起。要坚持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干警带着耐心、热心、诚心、爱心去做群众工作,带着定纷止争、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责任心去做群众工作,通过自身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的人格魅力去做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司法为民的工作能力。每一位司法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把力气往下使,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要事”来对待,为群众排忧解难,力争把矛盾控制在最小范围,充分发挥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当这些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老百姓将会得到立竿见影变化的感觉。这样司法工作者与群众的关系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强,法院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将大幅度提升。因此,每一位司法工作者在实干办事中,既要坚持加强审执的“本职”工作,也要加强为人民服务这个“天职”工作。
中国梦离我们是如此的近,在司法工作中会遇到“硬骨头”,“硬茬”等问题,也将不断涌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练就一身能啃“硬骨头”,能破“尖冰”的司法本领,脚踏实地的看问题、听建议、办事情,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群众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