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讨
“一把手”出庭应诉应成为一种法治常态

分享到:
作者:张青  发布时间:2011-05-19 10:16:49 打印 字号: | |
  5月16日,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主办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现场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江必新要求,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推进负责人出庭应诉。(5月17日《人民法院报》)

  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各级政府以及各行政单位被赋予的行政权力,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极为密切。换言之,行政机关的工作态度、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效果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关涉到人民群众对各级政府及各行政机关的感情态度,也将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的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让民告官亦可见官,双方可以平等相对,面对面化解纠纷,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而且有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理解与信任,应成为一种法治常态。

  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成为一种常态,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大部分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未能出庭应诉并非因为工作繁忙,而是因为思想上的忽视,或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故而对出庭应诉总是持回避态度。要想让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解释、回答老百姓的疑惑和批评,就必须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让领导干部在思想理念上始终与时俱进,彻底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切实改进那些群众反感的老爷做派,真正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旦思想上重视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也就成为一种自然。

  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成为一种常态,要从制度建设着眼。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而言,制度建设就是砍柴的利刃。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序状态,行政机关负责人就可以以各种理由回避出庭应诉,出庭应诉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是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各级政府与各行政机关在高度重视之余,必须强化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制度建设,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好的途径方法,认真学习吸纳好的工作经验。同时,还要在制度建设中注重科学设定工作基数和奖惩指标,借助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让主动出庭应诉理念深入广大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心中,使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是践行群众工作路线的务实之举,也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抓手。各级政府与各行政机关唯有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规范自身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才能将法治政府和法治机关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来源:芦淞区法院
责任编辑:唐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