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当前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提到了“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众多关注人民法院工作的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谈到了影响当前法院发展的执行难、信访难等难题,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也随之进入高发期,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矛盾在人民法院集中,法院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焦点。从众多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看出,法院审执工作已经成了当前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一项工作。实际上,要想破解当前法院工作难题,实现法院各项工作的新跨越,除了广大法院干警的辛勤努力之外,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实践证明,没有人民的支持,人民法院的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系人民赋予,理当为民所用。长期以来,各级人民法院根植于人民的深厚土壤,立足于为人民服务工作宗旨,带着对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坚定的信念去服务群众,认真践行着人民法官为民司法的神圣职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类型矛盾纠纷的不断出现,很多问题单凭法院一家之力难以解决。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没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些问题将始终聚集在法院,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将演化成影响法院长期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隐患。
破解案多人少矛盾需要各方参与。纠纷矛盾频现、法院受案激增,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民法院应正视案多人少问题,在进一步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提高工作质效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转向调解,对准矛盾纠纷的源头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三调联动”工作,全面构建“大调解”格局,形成全方位的矛盾化解网络,切实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继而有效化解案多人少的局面。
破解执行难题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在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借助工商、税务、房管、银行、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协助查询,也要借助各方群众对刻意藏匿、隐瞒财产的被执行人的举报,从而达到穷尽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切实保护执行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法院执行工作,建立健全“大执行”工作机制,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各方群众的积极举报,压缩“老赖们”的躲藏空间,打击“老赖们”的赖账行为,进一步化解执行难问题。
破解信访难问题需要各方参与。不可否认,当前各种涉诉上访问题日益增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降低了法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但不少涉诉信访问题,都是源于涉诉群众对法律不了解、法院干警解释工作做得不充分、各级组织参与度不够等原因。这就需要在法院干警多做涉诉群众的思想工作的同时,还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参与调处。要与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一道就近劝解,群策群力,逐步解决涉诉上访群众的各种实际困难,促使其息访,从而化解信访难问题。
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已成为法院工作主旋律的情况下,人民法院的难题化解工作都有赖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下,人民法院才能完全化解工作难题,并在维护社会平安、和谐、稳定提供更多更好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