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讨
试析执行法官心态建设问题
分享到:
作者:刘晓芬  发布时间:2009-07-28 09:07:16 打印 字号: | |
  摘要:法院执行工作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执行难”长期困挠着法院工作。如何破解执行难,使法院整体工作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更好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始终是执行法官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正因为执行法官肩挑重任,他们心里承受的压力大,经常会因为案件的不能顺利执行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与烦恼之中。因此,研究执行法官的心态建设问题,对于保障执行法官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积极地工作和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当前执行法官的心态现状、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并就执行法官如何加强自身心态建设提出粗浅建议。

  关键词:法院 执行法官 心态建设 

  一、  当前执行法官心态“窥视”

  执行法官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他们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法律。执行法官能否将法律文书兑现,将直接关系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法院判决的权威性能否得到最有力的维护。因此,执行法官肩膀上的担子是沉重的,内心的压力是巨大的。总的来说,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执行案件数量的大幅增加。以本院为例,从今年一月份开始至今,本院执行局新收执行案件150件,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起案件申请执行。局里的执行骨干力量只有7人,平均每人要办20余件案子。而由于各个案件的情况不一,往往不能快速执结。这样一来,申请人就会经常来人来电质问执行法官:怎么还没帮我把案件执行到位?更有甚者跑到局里对着执行法官破口大骂。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原先的工作日程安排和节奏完全被打乱,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接待他们的突然造访,苦口婆心做稳定工作。为尽可能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官有时还需奔赴偏远山区进行调查。有些申请人最终还是理解了执行法官,知道不是法官们不去执行,而是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是有其他特殊情况而暂时不能执行。但在更多的时候,申请人并不理解执行法官,他们非但不听解释,还跑到院领导和局长面前去告状,说执行法官不执行。面对院领导,执行法官满腹委屈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尽管如此,他们有时候还是会挨批评。目前,执行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每一起执行案件就像是一块石头,每增加一起案件,执行法官的心理压力都会随之增加。

  (2)执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的压力。有关执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更新,这些都对执行法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许,在几年前用A种方法执行是合法的,而今再用A种方法来执行同样的案件则有可能是不合法的。因此,执行法官唯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法律业务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有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不至于在执行中做出有悖于法律规定的决定。但这要实践起来却也是有难度的。执行法官很少被安排去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而他们自己因为常年要执行,经常要往外面跑,做调查、找财产线索、寻找被执行人。一个案件执行完毕,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没来得及放松心情,紧接着又要着手下一起案件的执行工作。不少执行法官已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业务知识,所以,执行法官内心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一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在执行中出错。

  (3)社会舆论的压力。虽然执行法官对一起案件的处理已经尽心尽力,但执行的结果有时并不能如当事人所愿。对案件的执行难度之大以及法官在执行中所做的努力,申请人难以理解也并不想去理解。在他们眼里,案件难以执行到位,就是法官执行不力。于是,这部分申请人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法院,怨声载道,在社会上逢人便说法院“黑”、法官“黑”,认为法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还有个别当事人找到新闻媒体“大倒苦水”。有的媒体在没有完全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发布负面新闻,面对此种情形,执行法官也只能忍辱负重,无力向申请人和社会各界“讨公道”。

  (4)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法官的各种执行行为要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领导批示、投诉举报等经常困扰着执行法官。即使案件的审理从程序到实体都没有任何瑕疵,被执行人也往往会主观臆断地猜测,认为自己的财产被强制执行是因为对方给了法官好处,进而对执行法官恨之入骨,或者重复上访,或者进行人身威胁,有的甚至采取对执行法官的人身造成伤害的方法来渲泄自己的怒气,所以,执行法官的人身安全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这在无形之中也给执行法官的心理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二、执行法官如何加强自身心态建设

  尽管因为执行案件数量的与日俱增、法律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社会舆论的尖锐批评,执行法官在工作中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压力,这种压力并不可避免地渗入到法官们的生活当中,但在如何加强执行法官心态建设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是可以找到应对办法的。

  一是执行法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作为执行法官,他在工作中草药比审判法官更吃力,这表现在执行法官在接手执行案件以后,不是必须要亲自主动出击,寻找财产线索、被执行人、穷尽一切财产调查措施。把这一切工作都做到位以后,才能对案件的能否执行下一定论。如果执行法官能够保持开阔的心境,性格上积极、乐观,尽量不把消极情绪带到执行工作中,并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执行工作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这不仅对执行工作非常有利,而且也有助于执行法官个人的生活。

  二是执行法官要学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执行法官在执行工作中,要把自己设想成当事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把他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处理,尽力而为。这样,即使执行结果不能令当事人完全满意,但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事人应是能够体会法官的苦心而不会再责怪和抱怨的。

  三是执行法官要正确面对压力。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一般都是要面对压力的,执行法官更是如此。既然有压力就要学会减压,不要让这种压力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工作的时候,执行法官应当全身心地投入,而休息的时候,也要学会放松。善于把压力变动力,这是执行工作得以前进的重要前提,也是执行法官工作顺利、生活如意的重要保证。

  四是执行法官必须“挤时间”加强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前面已经说到,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不少执行法官力不从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克服这一困难。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执行法官心里有学习的计划和打算,那么,他就一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使其执行实力进一步增强,使自己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使执行的过程更加顺利。

  五是执行法官要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道德品质在执行活动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执行法官应当在执行实践中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住各种诱惑,不断地磨练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来赢取当事人的尊崇、理解与支持。

  六是执行法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法院执行工作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上,很多时候,执行者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肯定,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法官不能退缩,唯有“明知虎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做到这样,执行法官就必须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修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既然选择了走进人民法院,就要义无反顾地为法院工作奋斗终生,通过为人民排难解忧、为社会化解矛盾、惩恶扬善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结束语

  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人民法院在惩处犯罪、保护人民和消除纷争、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而行使法院执行职权的人民法官,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执行法官的心态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是外因即整体司法环境和人们法律意识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内因即自己的调控能力。内因是主导,外因是辅助。正因如此,每位执行法官都要养成钻研业务的良好习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法律知识,提高执行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执行工作;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对生活的必胜信念,不断提升执行法官形象,真正成为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优秀的执行法官,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主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茶陵县法院
责任编辑:纪长云